192.168.0.115是一個私人IP地址,可在http://192.168.0.115上更改Wi-Fi密碼,網絡名稱(SSID)和默認調製解調器或路由器設置。
如何登入至192.168.0.115?
1. 確認裝置連接
有線連接:使用網路線將電腦與裝置(如路由器)的LAN埠(通常標示為1/2/3/4)連接。
無線連接:若裝置支援Wi-Fi,請連接其預設的無線網路名稱(SSID),通常標示於裝置底部貼紙。
2. 開啟瀏覽器並輸入IP位址
打開Chrome、Edge等瀏覽器,在網址列輸入 http://192.168.0.115,按Enter鍵。
若無法存取,可能原因:
IP位址錯誤:檢查裝置標籤上的預設IP是否為192.168.0.115。
網路未連通:確認電腦與裝置的連接狀態(有線檢查燈號,無線檢查訊號強度)。
防火牆阻擋:暫時關閉電腦防毒軟體或防火牆再試。
3. 輸入預設帳號密碼
首次登入時,使用裝置標籤上的預設帳密(常見為 admin/admin 或 admin/password)。
若忘記密碼,可長按裝置的「Reset」按鈕10秒恢復出廠設定(注意:此操作會清除所有自訂設定)。
基礎安全設定
1. 修改管理員密碼
步驟:進入「系統工具」或「管理」選單 → 選擇「修改密碼」 → 輸入舊密碼及新密碼。
建議:
密碼長度至少8字符,混合英文大小寫、數字及符號(如 Admin@2024)。
避免使用生日、電話等易猜測的組合。
2. 啟用防火牆
位置:進入「安全設定」或「進階設定」 → 開啟「SPI防火牆」。
功能說明:防火牆可阻擋外部異常連線,保護內部網路免受攻擊。
3. 關閉遠端管理(若無需求)
位置:進入「遠端管理」或「外部存取」選項 → 關閉「允許遠端登入」。
目的:防止外部網路透過網際網路直接控制您的裝置。
無線網路設定
1. 修改Wi-Fi名稱(SSID)
步驟:進入「無線設定」或「Wi-Fi設定」 → 在「SSID」欄位輸入新名稱(如 Home_Network)。
注意:避免使用個人資訊(如住址)作為SSID。
2. 設定Wi-Fi密碼
步驟:選擇「WPA2-PSK」或「WPA3-PSK」加密模式 → 輸入至少8字元的密碼。
建議:若裝置支援,優先選擇WPA3加密以提高安全性。
3. 隱藏SSID(進階需求)
位置:在無線設定中啟用「隱藏SSID」。
效果:裝置的Wi-Fi名稱不會被公開搜尋,需手動輸入名稱才能連線。
進階功能設定
1. 設定固定IP分配(DHCP保留)
用途:為特定裝置(如印表機)分配固定內網IP,方便管理。
步驟:
進入「區域網路(LAN)」設定 → 開啟「DHCP伺服器」。
新增「IP保留」,輸入裝置的MAC位址及指定IP(如192.168.0.50)。
2. 連接埠轉發(Port Forwarding)
用途:允許外部網路存取內部伺服器(如監視器、遊戲主機)。
步驟:
進入「虛擬伺服器」或「連接埠轉發」選單。
新增規則:輸入外部連接埠(如80)、內部IP(如192.168.0.100)及對應內部連接埠。
3. 家長監護與頻寬控制
功能:限制特定裝置的上網時段或頻寬。
步驟:
時段限制:進入「家長監護」 → 選擇裝置並設定允許上網的時間。
頻寬分配:在「QoS設定」中為裝置分配最高下載/上傳速度。
定期維護與故障排除
1. 備份設定檔
步驟:進入「系統工具」 → 選擇「備份設定」 → 儲存檔案至電腦。
用途:重設裝置後可快速恢復原有設定。
2. 更新韌體(Firmware)
步驟:
進入「系統管理」 → 檢查「韌體更新」。
若有新版本,下載並安裝(過程中勿斷電)。
重要性:修補安全漏洞並提升穩定性。
3. 常見問題解決
無法連線Wi-Fi:
重啟裝置與數據機。
檢查是否啟用MAC位址過濾,並將裝置加入允許清單。
網速異常:
使用Speedtest測試實際頻寬。
關閉佔用頻寬的應用程式(如影音串流)。